连线最前方·战疫日记④ 我们就是一家人!
时间:2020-02-13
点击数:3955 次
作者:daxiang
2月12日下午14:00左右,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援鄂医疗队员王莎、董丽菲、张泽扬作为首批队员进入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舱里,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在患者零距离接触的六个小时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他们有何感想?
出舱了,呼吸新鲜空气,真好
前方:你们好,我们出舱了。后方:护士长们辛苦了!你们还好吧。前方:还好。脱掉防护服,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了,整个人状态好多了。

张泽扬佩戴防护用具的压痕已经泛红
后方:能给我们讲讲进舱之后的情况吗?
前方:进舱后就是忙碌了。患者很快转来,从下午13时开始接收患者到晚上21时左右,收治大概有400名患者吧。我们21时出舱后还有患者通过救护车转来。
这里患者都是轻症,年龄从20岁到60岁的都有。大部分的患者状态大都很好,会跟我们主动打招呼,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也会和他们说加油,给他们鼓劲儿!在舱内让我们感动的是,很多患者都会主动跟我们说:“离我们远一些,我们都是传染病人……”这些话让我们大家的心里很温暖。
穿着防护服,行动多了,话说多了,耗氧量会增加,导致身体不适。鉴于此,我们无法和每一位患者做深入交流。但遇到一些特殊的患者,我们会给予心理疏导。
舱内我们就是一家人
后方:这么说,你们的工作还很顺利。
前方:是的。说实话,刚开始一进去,面对确诊的患者,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我们很快就适应了,很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我们第一批医疗队员分为两组,16名女同志负责医疗护理,而7名男同志体力比较好,被分配做一些物资供应方面的工作。比如给患者发饭,安装紫外线灯,分发从外面运来的药品、消杀用品等。舱内我们就是一家人,配合的也很默契。

汗水湿透了王莎的衣服
当我们穿上防护服,走进舱内的一刹那,身上的责任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很神圣!不过,穿上防护服工作一小时后,我们感到体力下降的厉害,大量的汗水顺着颈部往下流,浸透了衣服,护目镜和防护面屏上也是汗。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加大,有个别人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出于安全考虑,大家都选择了坚持。

清晰可见的勒痕让人看着心疼
由于王莎是领队,在舱里需要协调的工作比较多,活动量较大,到后来她明显感到体力不支、缺氧,说话有些喘。按照她的话说,特别想把防护服直接从身上拽下来,深吸一口舱外的新鲜空气。
脱防护服,需要20分钟
前方:我们想说的是,脱防护服也是一件大事儿,其流程每一步都十分严格,脱一件防护服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出舱后,王莎和董丽菲好半天没说一句话,一个劲地张着大口呼吸空气。
后方:回到酒店就可以休息了!

回酒店要严格消毒

战“疫”必胜!
前方:进入酒店的消杀流程也十分严格。首先,我们要在含氯消毒剂里将鞋底浸泡,同时,要全身从上到下喷洒含氯消毒剂消毒,才允许进入酒店。进酒店后,乘坐电梯时,不允许用手触碰电梯。回到房间,首先需要将所有的衣物脱到一个指定的位置,然后洗澡。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住的每一个房间都按照洁污分开的原则设置的。洗完澡后,要直接走到房间内的洁净区,并且不能再反复走动。
后方:真是辛苦你们了,好好休息!
前方: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