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最前方·抗疫日记⑩我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

时间:2020-02-20 点击数:4063 次 作者:daxiang
  根据上级的部署和安排,2月19日下午,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派出第二批五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奔赴武汉。他们分别是手术室丁龙强、产七科任晓佳、急诊科张欢、东院区产二科刘雪、东院区产一科孙晨5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24岁。队员任晓佳的事迹让人尤为感动,告别5岁的儿子和尚未断奶的女儿,赶赴疫情最前沿。
疫情来了,她两次申请赴一线
  31岁的任晓佳,是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产七科的一名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已十年有余。她是去年到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工作的,疫情爆发后,她先后两次递交了请愿书。

任晓佳先后两次递交的请愿书
  后方:为什么想去武汉一线?
  任晓佳:疫情当前应共同担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救死扶伤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有着近10年的感染科护理工作经验,曾经经历过禽流感、埃博拉疫情,接触过艾滋病、梅毒、乙肝、结核等多种疾病,防护意识强,应该上最前线。我大学就读于湖北,我老公的祖籍也是湖北。对楚荆大地,我们深怀感情。我的很多同学、朋友们现在都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我深切地希望能上前线与他们并肩作战!我会尽我所能,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以无私无畏的态度,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共赴一线的同事们,团结协作,共抗疫情!
  后方:你的两个孩子还这么小,你的家人支持么?
  任晓佳:我的儿子5岁,女儿1岁,由于女儿还没断奶,我在出发之前“狠心”地做出了强行断奶的决定。
  我的爱人还有我的公公、婆婆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决定。他们对我说,孩子交给他们照看,不要有后顾之忧,他们全力支持我!
依依不舍,爱人为她写诗
  后方:爱人很支持是吗?
  任晓佳:是的。他鼎力支持,但是毕竟是前去最危险的疫区,怎么可能没有不舍、没有担忧?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爱人机场送别时落下眼泪……
  同时,他还写了一首诗给我:
《共克时艰凯旋还》
——致爱妻任晓佳
新冠病毒虐荆楚,
为援故地断儿乳,
逆行向前意志坚,
使命在身不容辱。
白衣天使飞武汉,
不畏艰险迎挑战,
众志成城抗疫情,
只盼平安凯旋还。
  后方:如此支持你的工作,向你的家人尤其是爱人致敬!
  任晓佳:谢谢,我一定不惧危险,凯旋归来!
抗疫日记
  2月19日  队员:任晓佳
  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更是难忘的一天,我们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的医疗队跟随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飞抵武汉。刚下飞机,我们相继遇到了重庆医疗队和陕西医疗队,大家热情的打招呼,互相加油打气,感觉特别温暖,特别感动!
  待到出了机场,接机的武汉人民给了我们最最热情、最最崇高的欢迎礼,他们高喊着:“欢迎河北!感谢河北!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声声响亮的口号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疫情带给我们的压迫感与紧张感,只觉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拥有十足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人生能有这样的经历是我弥足珍贵的宝藏!
  2月19日  队员:孙晨
  下午6点30分,我们在武汉天河机场与其他同行迅速集合——河北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浩浩荡荡,此刻160多人的队伍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一起。我们在一起呐喊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并与四川、陕西支援湖北医疗队汇合。大家踌躇满志,来了同一个城市,为了共同的目标,抗击病毒!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中国胜!
  得知我们物质不足,张泽扬护士长克服武汉交通管制的障碍,历经千辛万苦将物资送到了我们手中。武汉的夜晚不同于家乡,阴冷潮湿,为了尽可能多带防护物品,我们选择放弃了一部分日用品。来到了这里,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一丝的不适应,还好异地他乡,有了张泽扬护士长,王莎护士长以及董丽菲护士长的关怀,我们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心与心的温暖。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也组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有来自保定的老师为没有剪发担心会引起交叉感染的老师们修剪头发,也有老师把富余的电热毯拿出来提供给大家使用。大家一起在群里讨论房间划分区域的相关问题,互相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知识,不知不觉中,150人的关系就慢慢的贴近了。大家不再陌生,见了面都会友好地打招呼问候,期待接下来与大家一起战斗的日子!
  2月19日   队员:丁龙强
  六点半飞机准时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外面下着蒙蒙细雨。这是第二次来武汉,相比之前的那次,这里少了车水马龙,少了人群的熙熙攘攘。看到更多的是大楼林立的电子屏上写满着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顿时把自己拉进了这个“英雄”城市的“内心”。出机场的那一刻,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期待与热情,同时,也加重了自己的那份自豪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