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流口水,市四院儿保科治疗有“妙招”!

时间:2024-02-23 点击数:1562 次 作者:外宣1

宝宝快3岁啦

不但爱流口水

说话吐字还不清楚

市四院儿童保健科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抓住0-3岁黄金发育期

运用科学方法有效引导

助力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病例回顾

      跳跳(化名)是个快3岁的小男孩,从4个月大时起就爱流口水,家长以为正值出牙期流口水很正常,便也没有太在意。随着跳跳年龄的增长,流口水的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近来发现跳跳下唇总是微微张开,嘴唇也有点凸了。“爱流口水会不会是有其他的问题?凸嘴时间长了会不会改变面容,日后影响孩子颜值?”带着这样的疑问,跳跳爸爸带着孩子来到了市四院谈固院区儿保科语言发育门诊就诊。

马静岩主任为跳跳检查口腔功能

      马静岩主任接诊后询问得知,家长平日喜欢给跳跳喂食粥、面条等较为软烂的食物,怕孩子嚼不烂,很少喂肉和蔬菜,颗粒大些的食物跳跳也会自己吐出来,开口说话比同龄孩子晚,吐字也不清楚。根据跳跳的情况,马静岩主任为跳跳做了口腔功能、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语言测评等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跳跳爱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是口部肌肉发育不足、口部感知觉差导致的,随后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口腔功能训练计划,并进行了家庭指导。经过治疗师专业的口腔功能训练,一周后跳跳流口水的情况明显改善,困扰许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科普时间

      流口水也叫“流涎”,一般在3、4个月至2岁之前,由于唾液腺及吞咽反射功能发育不完善,宝宝比较容易流口水。如果宝宝超过2岁还时常流口水,那就需要家长警惕了,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宝宝爱流口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吞咽功能不健全年龄较小的宝宝吞咽功能还不健全,不能完全吞下分泌出来的口水,容易向外溢流,吃奶或喝水时容易呛咳。2.神经障碍与口腔构造异常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导致宝宝头部姿势控制能力差,如脑瘫儿童;口腔构造异常,如唇腭裂等,都可能影响宝宝口水正常吞咽。3.口部肌肉发育不足口部肌肉张力低或活动协调性差,会导致唇闭合不良,舌头肌肉协调有偏差,分泌的口水不能顺利吞下。常常表现为嘴巴不会闭合、嘟嘴、咂唇,对于唇周或嘴角的食物不能用舌舔进去。4.口部感知觉差口部肌肉的感知觉差,无法感知口水的流出,吃饭或刷牙时不小心碰到舌头的边缘时还可能引发恶心反射等。5.其他因素比如孩子认知、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学习较难任务时,口水也可能会不自觉流出。


儿童保健科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石家庄市妇产医院)谈固院区儿童保健科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为服务理念,拥有儿童早期发展管理系统,可对0-18岁儿童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监测保护,形成了集定期查体、评价、指导、干预康复为一体,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儿童保健科可为各年龄段儿童提供具有预见性的个体化指导方案,对筛查出的高危儿及各类专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与专科诊疗,以达到增强体质、降低发病率,保障儿童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特色项目

      儿童早期拓展训练、认知思维训练、运动感统训练、语言思维训练、音乐启蒙训练、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GMs评估、脑循环治疗、经颅磁治疗、Alberta婴幼儿运动测评、龋齿风险检测、足底发育评估、儿童中医保健等。

快乐候诊 开心就诊

色彩缤纷 童趣满满

一站式诊疗 贴心服务


专家名片

马静岩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及儿童保健工作近二十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评估、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儿童过敏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先后于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学习,目前专注于可能有发育风险的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及在生后脑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早期乃至超早期的综合干预。现为中国营养学会发育障碍和营养治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儿科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科室位置

谈固院区门诊一楼北侧

咨询电话

89927152(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