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院小儿外科专家妙手帮血管瘤宝宝重拾健康!

时间:2023-12-05 点击数:3080 次 作者:外宣1

宝宝患上血管瘤

身上多处出现红色肿物

幸亏来到了市四院小儿外科

专家妙手切除肿瘤

帮助宝宝重拾健康


病例回顾
      近日,刘女士带着宝宝小可(化名)来到市四院小儿外科就诊。医生仔细查体后发现,小可的皮肤呈现多发血管瘤,最大达到3厘米。刘女士表示,小可出生时左侧胸壁就存在鲜红色肿物,随后左侧后背、右下肢、右耳后等多处也出现了红点,随着孩子的生长,这些小肿物也在悄无声息的增长,尤其背部血管瘤明显增大。医生了解病情后,告知刘女士不必太过紧张,血管瘤在婴幼儿中虽然发病率高,但治疗效果明显,给了家属一颗定心丸。

患儿正在手术中

      入院后经过充分评估,小可没有肝脏及颜面等特殊部位血管瘤。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由全国知名小儿外科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李索林亲自主刀,在与麻醉手术室的通力配合下,血管瘤被一个个切除,术中几乎无出血,手术非常成功。在小儿外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小可恢复良好,术后2天顺利出院。

李索林教授查房


科普时间

1.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发病率可高达10%,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的发病率可以更高。好发于头、面、颈,其次是四肢和躯干,多数在皮肤上显而易见,也可发生在任何脏器。它具有特殊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稳定期及消退期三个阶段。增殖期常常出现在出生后1~2周,前3个月是血管瘤的早期增殖期,血管瘤增长迅速,3个月后增殖变缓,至6-9个月时进入晚期增殖期,部分血管瘤的晚期增殖期可持续至12个月甚至24个月。之后便进入稳定期、消退期。

2.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发现婴幼儿出现血管瘤,尽早治疗是关键,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至于手术时机,则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情况来综合判定。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明显的血管瘤时,应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医疗评估,早干预、早治疗,这样能极大提高治疗效果,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也会极为有利。


专家介绍

李索林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内镜专业技术委员会小儿内镜外科专家组组长,河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北省出生缺陷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先天结构复杂畸形及小儿胸腹部疑难杂症的诊断与处置,20年来开展腔镜手术100余种,首创或率先开展多种小儿腔镜手术新术式,填补多项国内或省内空白,其精湛的技术赢得国内认可。2006年起受聘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作为香港余兆麒医学发展基金首席专家在港澳及大陆进行小儿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推广与普及。小儿外科名片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是河北省小儿外科专科联盟副主委单位,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市四院小儿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小儿外科,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小儿外科编制床位40张,建有围手术期危重症监护病房(SICU)与普通病房(母婴同室),紧邻手术室与产房,布局合理,设计科学,拥有国内外先进的高端医疗设备,在危重患儿围手术期的抢救、治疗、管理与护理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的保障,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科室分为新生儿外科、小儿普外科两个亚专业组,主要收治0-14岁患儿。


诊疗范围

      ①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阑尾炎、急性肠套叠、美克尔憩室、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消化道异物、便秘、小儿血便、体表肿物等诊疗;②先天性结构畸形矫治如食道闭锁、先天性腹裂、脐膨出、膈疝、膈膨升、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道闭锁、胆道闭锁、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甲状舌管囊肿、消化道重复畸形、先天性胃壁发育不良等救治;③肿瘤如小儿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如血管瘤 、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等综合治疗;④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肛周脓肿、肛瘘等治疗。

咨询电话

0311-89927272、899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