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服从医院安排,一切听从医院指挥
1月15日,石家庄市妇产医院高新院区被确定为新冠疫情期间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产检和分娩定点医院。高新院区产一科主任张素娥接到紧急命令后,连夜收拾整理,在最短的时间里搬空了病区,并将孕产妇平稳有序护送到谈固院区。高新院区产一科部分医护人员随之到谈固院区,继续守护转运过来的孕产妇。
高新院区产一科苗立业医生和安亚玲、刘倩楠等12名护士留在高新院区,并率先组成缓冲病区的第一梯队,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隔离衣下的衣服湿透了无数遍。短短4-5个小时的时间,东配楼三层病房全部收满,急危重症孕妇比例达90%,当夜手术11台,作为战斗先锋队里中坚力量的苗立业医生,面对主任关切的询问,她只说:“我坚持到最后一个走”。
2月5日,根据安排,陪同孕产妇来谈固院区的部分医护人员需要转回高新院区。此时,疫情仍在继续,回去意味着生活全部与外界隔离,她们有的家中有年迈的母亲、有的宝宝才4个月、有的是孕妇……虽说如此,大家都争着报名去高新院区。贺秀芳护士长说:“我们的团队就是一个铁桶,团结一致,共同奋战!”
就这样,在张素娥主任和贺秀芳护士长的带领下,这群既是宝宝的母亲,又是妈妈的女儿,平均年龄仅有30岁的“娘子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誓言。
她们顾全大局,默默奉献,践行医者使命
张素娥主任已近退休年龄,她顾不得高龄独居在家的母亲,主动请缨后立马着手安排人员调配和接管事宜。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她和她的团队不分日夜的巡视监管着病区门诊。作为病区的统管者,张素娥主任时时查看病区患者和门诊就诊情况,手术多了,她主动上;门诊患者多了,她就又跑到门诊帮忙。
2月14日,病区安排了6台手术,这位两鬓斑白的主任穿着防护服,戴着三层外科手套,套着防护屏和N95口罩,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可还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说了一句:“挺好!”顾全大局,默默奉献,事后又轻描淡写,她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奉献的“老黄牛”。
阴霾散去,病毒驱尽,她们依然坚守岗位
目前,疫情虽稳中向好,但医院仍需要有人继续坚守,她们虽脱下了厚厚的防护服,可依然没有放下医者的心,她们一刻不停歇的又继续投身到日常工作中,仿佛一切又回到原来……这些朴实可爱的人组成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团体,虽小却伟大,这些默默无闻而又无私奉献的人,在这漫漫抗疫路上,捧上了自己红红的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