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最前方·战疫日记 95后“战疫天使”孙晨
时间:2020-03-09
点击数:4368 次
作者:daxiang
孙晨,女,1996年出生,我院东院区产一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近3年,她是我院选派的抗疫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95后。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请求上一线战疫。
2月19日,孙晨告别父母,随第七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开展驰援工作。她所驰援的地点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驰援武汉的这近20天里,在她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她又有何感想?小编和她进行了连线~
小编:孙晨,你好!
孙晨:你好!
小编:能给我们讲讲这些天让你最难忘的事儿是什么吗?
孙晨:嗯。有个大爷看到我们防护服上写着“石家庄”的时候,很激动,大爷表示他年轻时曾去过石家庄,当时石家庄还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现在也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当我告诉他石家庄会来更多的医护人员守护武汉的时候,大爷双手合十不停道谢。大爷说,在我们的支援下,他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出院,到时候再到石家看望我们!
小编:能给我们讲讲这些天让你最感动的事儿是什么吗?
孙晨:最让我感动的是,见到我们工作繁忙,患者主动配合我们工作。我知道,采取核酸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他们一直在尽可能的忍耐着,配合我们采咽拭子,克制自己尽量不呕吐。患者大都情绪稳定、乐观,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渴望和尊重。有患者对我们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只有自己安全了才会救更多的人。”这也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医患和谐,让我更加坚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让病人们早一点平安回家。
小编:有什么意外的事儿发生吗?
孙晨:意外的是在三·八节,我们收到了队里给我们准备的祝福贺卡!我们医疗队的张文化队长耗时一宿,为每位女队员在贺卡上亲笔提书“铿锵玫瑰逆风行,冲锋疫线战江城。救死扶伤写大爱,巾帼花开别样红!”队里领导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战疫女神”送上三·八节日祝福。很感谢组织和团队,我们定会努力工作!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小编:嗯,让我们一起加油!期待你们平安凯旋的那一刻!
孙晨抗疫日记节选
3月9日 星期一 天气:阴
今天,是我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上的第一个夜班。N95口罩、帽子、隔离衣帽子、护目镜、防护服帽子、护面屏,每一层都紧紧地箍在头上,感觉自己像是西游记里被戴了紧箍咒的孙悟空,凭着一身本领去驱妖降魔。虽然武汉的夜还是比较寒冷,但是一个班下来,我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因为带双层口罩,担心护目镜起雾影响操作,需要提前处理护目镜,我们甚至走路也要很慢,避免护目镜起雾影响视野和工作。而且需要用胶布把口罩固定严密,所以连呼吸也很费劲。队友之间交流全靠吼,一句话基本没办法一次讲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穿戴全套防护用品工作会比平时累很多,做事也不像原来那么麻利。脱卸防护装备更是一场“硬仗”,由于防护装备表面极可能附着有患者飞沫、体液等致病物质,我们在结束工作后,必须花费很长时间,小心翼翼地逐层脱下防护装备。
防护服,就像是战士的铠甲。很多一线医护人员都坦言,初次穿着防护服,他们很快就因为缺氧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头晕、大量出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往往都选择了坚持。因为防护服很珍贵,穿着总想着干多点活再脱下来。穿上防护服前不敢喝太多水、不敢乱吃东西,怕想上厕所。没穿过防护服的人或许真的无法理解这时候的感受,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守卫武汉这座城市,就像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希望武汉可以早一点战胜病毒,患者可以早一点平平安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