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市四院完美为8公斤宝宝“单肺通气”!

时间:2024-11-05 点击数:929 次 作者:外宣1
1岁宝宝

体重仅8公斤

患先天性隔离肺

市四院多学科协作

巧用支气管封堵器

为宝宝实施单肺通气

隔离肺切除术圆满成功

助力宝宝重拾健康体魄!


病例回顾

      天天(化名)的妈妈在怀孕5个月检查时发现胎儿左肺占位,天天出生后被确诊为隔离肺。今年已满1岁的天天来到市四院小儿外科就诊,全国知名小儿外科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李索林教授为其制定治疗方案——胸腔镜下左侧隔离肺切除术。

放置封堵器

      针对天天的情况,麻醉科团队反复进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做好手术的各项准备。“宝宝的情况非常特殊,年龄小且体重轻(仅8公斤),气管、支气管管径都非常细,呼吸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对麻醉团队来说面临巨大挑战!”麻醉科负责人高义说。为有利于胸腔镜操作,术中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只能选择4.0毫米的导管进行气管插管,这种导管可操作空间十分狭窄,放置封堵器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恐危及宝宝的生命。

纤支镜下封堵器定位

      结果是完美的,麻醉科与小儿外科团队通力配合,在纤维支气管镜精准定位下,专家们运用支气管封堵器为天天实施单肺通气,同时实施单肺通气肺保护策略,保障良好的手术视野及肺隔离。术中天天的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肺膨胀良好,很快便拔除了气管插管,恢复情况良好,近日顺利康复出院。“感谢市四院,感谢白衣天使,帮助我家宝宝重拾健康!”出院前,天天妈妈激动地说。


科普时间


什么是单肺通气?

      单肺通气指胸科手术病人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单肺通气通常用于优化胸腔内手术时手术视野的显露,包括肺、胸膜、血管结构、食道、纵隔、胸壁和脊柱,解剖性肺隔离同时可以防止健侧肺被对侧肺因出血或脓液污染。胸腔镜手术在儿科中的普及增加了对单肺通气的需求。


      由于小儿气道生理及解剖特征独特,小儿单肺通气给麻醉医生带来技术上的挑战。在进行儿童单肺通气时,应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和支气管阻塞器。


麻醉科名片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麻醉科ICU主要收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妇科及外科手术创伤范围大,出血量大及术后合并循环不稳定、高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患者。救治病种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HELLP综合征、羊水栓塞、肺动脉高压、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跳呼吸骤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