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举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时间:2020-12-02 点击数:4087 次 作者:外宣1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举办了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自律意识,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电子显示屏、展板、宣传栏等推广艾滋病预防知识;医护人员向来院人员发放艾滋病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出诊医生向就诊患者介绍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预防艾滋病,人人有责”的信念,提高自身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我院感控处通过感控工作间平台,对全院医务工作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考核,营造出了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同时,我院感控处联合高新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同走进高新区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吁广大市民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正确认识艾滋病。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讲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科普知识,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帮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倡导树立自我保健、自我防护的理念。
  一位社区居民表示:“通过艾滋病宣传活动,加深了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防疫抗癌!”。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9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5.1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此次开展“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  艾滋病,关注艾滋病,理解和关爱艾滋病患者。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自律意识,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知识链接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艾滋病毒通过破坏CD4+细胞来攻击免疫系统,而CD4+细胞是抵抗感染所必需的一种白细胞。免疫系统的削弱使得未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很容易因感染和并发症而威胁生命。

  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被留在针管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途径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3.母婴途径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怀孕时宫内传播:妊娠期间,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传播: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与带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血液或宫颈、阴道分泌物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后传播: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母亲通过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婴儿。

  日常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1.及早检测艾滋病抗体,特别是高危险行为后;

  2.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3.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5.洁身自爱;

  6.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避免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