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技术、优服务、提效率”——多举措提效能

时间:2019-04-11 点击数:5806 次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开展效能革命“三提三比”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效能建设,我院积极开展了以“强技术、优服务、提效率”为中心的效能革命:

    一、为夯实我院“三基三严”培训,提高产科医生、助产士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3月30日,由我院名誉副院长张国华主持策划,医务处、科教处组织3个院区的产科、产房、新生儿科和手术室联合开展了2019年院内助产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的师资由各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担任,3个院区除值班外的产科医生、规培生、助产士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涵盖了胎吸、产钳;肩难产、臀位助娩;新生儿复苏;羊水栓塞的识别及抢救4个培训项目。本次培训充分讨论并解决了临床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各项助产技能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产科紧急抢救中各个岗位的分工、职责,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二、开展“医学常用手语专题培训”。为响应“优质服务暖民心”活动,三个院区客服中心联合聘请了石家庄市聋协主席——光巍教授,、对客服人员进行“医学常用手语专题培训”,并制定手语培训课程表及日常用语和常见问题相关学习计划,力争让每名客服人员掌握基本手语沟通能力,为聋哑患者来我院就诊提供便利条件,促使我院服务迈向一个新台阶。

    三、我院制定感控相关培训计划,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开展5.5世界手卫生日暨感控之星院感知识技能竞赛,吸引了三院区共300余名医务人员报名参赛,30名选手入围复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出20名优胜选手进入决赛。提高了院感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弘扬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奉献精神。

    四、为提高临床科室床位周转,提升工作效能,于3月22日起,东院区眼科、耳鼻喉门诊由原来每周二、周六休息改为仅每周六休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检查时间。

    五、4月9日,在东院区病案室安装一台迷你充值机,并准备一张公用就诊卡,患者可通过扫码进行充值复印病历,避免患者办卡、充值反复排队。

    六、3月19日,本着让患者“少跑趟”的原则,对东院区门诊二楼诊室进行调整,将骨密度测量室搬至营养门诊,营养门诊与眼底筛查室合用。

    七、东院区开设新生儿黄疸蓝光日门诊,于2019年2月18日正式开诊。开展新生儿黄疸日间蓝光治疗后,患儿退黄照蓝光无需再住院,且治疗期间可家长陪同。患儿仅白天在门诊做治疗,大大缩减了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运行价值。

    八、产妇家属在为新生儿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往往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若产妇家属未提前对《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理“做功课”,问询材料、信息审核、办理证明等可能会造成反复奔波、长时间排队的现象,较为费时。为此,我院制定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相关事项的温馨提示及办理流程,并张贴于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窗口、产房及各病区,方便产妇家属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九、简化出生证明办理流程,增加“医疗专用章”后,在出生证明办理处开具特殊证明的家属无需再到到客服中心盖章,可直接在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窗口进行,避免了家属反复奔波、排队造成的时间浪费与窗口拥 堵。

    十、为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医务处联合外宣医联部将在金谈固家园、东环社区、裕西社区、人民会堂、行唐县医院、行唐上碑中心卫生院、行唐南桥中心卫生院、行唐口头中心卫生院等地开展义诊活动,减少基层群众“就医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