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近年来,宫颈癌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宫颈癌呢?
关于宫颈,你了解多少?
宫颈在女性生殖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宫颈以上为上生殖道,宫颈以下为下生殖道。宫颈阴道部位于阴道内,受到阴道微环境的影响,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正常育龄期女性阴道内,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有8-10种菌共存,与宿者和环境之间起到动态平衡,维持正常阴道微环境。
当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乳酸杆菌被各种致病菌取代,则会发生各种下生殖道炎症(阴道炎)。发生细菌性阴道病时,乳酸杆菌缺乏,多种厌氧菌和杂菌大量繁殖,产生毒力因子,这些因子会损害屏障上皮的完整性,降解粘蛋白,并产生促炎环境,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增殖、凋亡、血管生成,从而形成适宜肿瘤发生的微环境。
HPV长时间持续存在有什么危害?
HPV长时间持续存在于阴道微环境中,则可能导致乳酸杆菌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了宫颈病变的发生。沙眼衣原体会特异性感染患者生殖道上皮细胞,破坏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而后诱发炎性反应,利于其它微生物病原体如HPV的入侵。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常形成体内隐性持续感染状态而导致宫颈慢性炎症,降低机体免疫功能,长期刺激后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宫颈微环境改变,发生细胞恶变。解脲支原体属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人体中支原体分离后显示多种类型。解脲支原体感染主要为性传播,当患者处于长时间感染时,生殖系统微生态失衡,使得炎症因子出现聚集,降低了局部抵抗力,进而HPV的清除能力也随之降低。
引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而女性感染HPV的主要方式为生殖器接触,若女性患者发育未成熟,初次性生活年龄低,机体免疫力低下,性伴侣较多、宫颈损伤、流产次数较多、避孕措施不当及生殖器感染因素认知不够等均可增加HPV的感染。
虽然大部分的HPV感染都是暂时的,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但也有少部分感染高危型HPV且具有危险因素的女性在持续感染的状态下逐步发展成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因此女性朋友不要轻视生殖道感染小问题,它会增加HPV高危型感染风险。有些患者HPV高危型一直阳性,用药物治疗也不转阴,这个时候应考虑是否有细菌性阴道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等。
如何预防HPV感染?
HPV感染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对患者健康危害严重。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较强,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能够致使患者发生宫颈细胞恶变以及严重的异常增生。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阶段,若能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对抑制宫颈癌的病发,促进转归具有积极意义。临床通过积极筛查生殖道相关病原体感染,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防范宫颈癌前病变,进而抑制宫颈癌的病发。
为了女性朋友生殖健康,建议已婚女性定期进行宫颈化验、常规检查等,积极治疗生殖道炎症,同时还需注意自身卫生清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洁身自好。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早期HPV演化发展及预防HPV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