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在诊室内拿着探头,聚精会神地盯着仪器,他们与无数的孕妈妈一起见证新生命的成长之路,保护着每一位孕妈妈的孕期安全,他们就是超声科医生,有着“透视眼”的“超人”团队!
日常工作与院感防控两不误
“超声检查是孕期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为她们站好每一班岗。”高新院区超声科主任王露芳说到。1月15日,石家庄市妇产医院高新院区被市卫健委确定为新冠疫情期间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产检和分娩定点医院,她身先士卒,自1月3日起,吃住都在医院,一个月没回家的她,夜以继日,带领超声科团队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38名医护人员,20个日日夜夜,1556名孕产妇在这里顺利完成了超声检查。
“每一个胎儿都是家里的宝贝,每一个细节的遗漏都有可能对一个家庭造成重大影响,无论什么时候,用精湛的技术为每一位孕妈妈保驾护航都是我们超声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年50岁的王露芳和其他年轻大夫一样,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坐在超声仪器前,一干就是大半天,厚厚的橡胶手套丝毫不影响她在仪器上的精准操作。胎儿畸形筛查,也就是常说的“大排畸”检查,这是孕期超声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项原本就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如今隔着防护面屏来做,更需要百分之百集中精神。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数十年的王露芳经常检查完所有孕妇,脱下沉重的“装备”,才意识到自己的双眼早已酸涩到模糊。
院感无小事,防控在细节,除了日常工作以外,王露芳强调最多的就是感控问题。疫情爆发以来,她带领全科紧急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感控计划。她说:“我们很多检查都会直接接触到病人体液,因此更要切实做好感控,既要保护好每一个孕产妇的安全,也要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在超声科严格执行一诊一患一消毒,擦拭探头、换床单、喷洒含氯消毒液、再铺新的床单,这是每个诊室每检查完一个病人都要重复一遍的动作,不厌其烦,严防死守,绝不给病毒的入侵留一丝缝隙。
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工作
1月6日,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开始组建核酸采集医疗队,得知消息后,高新院区超声科檀永攀第一个向科里请战:“我是党员,又是男同志,我先上!” 在最低气温达零下十六度的严寒天气,他们持续奋战近十个小时,才终于完成采集工作,他的手无数次的涂抹消毒凝胶已经僵硬到连手套都摘不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邵世娇和尹宏宇也分别被派到社区负责核酸采集工作,腿因为寒冷和长时间站立操作而打颤,但她们不喊累,不抱怨,圆满完成采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