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战士”,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就是检验科的人员。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石家庄市妇产医院高新院区检验科全体不畏风险、默默战斗。
1月15日,高新院区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产检、分娩定点医院。李红连夜着手检验科改造,后勤人员紧张,她就和科里人自己搬,通道封闭了,大家要把试剂从地下库房一箱一箱的搬到科里,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仅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实验室改造。
当被问及是否疲惫时,已经连续工作半个多月的李红,一边整理搬试剂,一边说坚持坚持就好了。她浑然未注意到,刚刚做完眼部手术不久的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写满了疲惫。当得知需要对来院的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检验时,她带领团队与设备、后勤、信息、门诊、医务,仅用一天就完成了检验科全员新项目的质量控制、仪器操作、标本检测、结果解读的培训,其速度之快让人称赞。
离病毒最近的“战士”,与时间赛跑的人
“检验科是特殊的疫情防控战场,我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检测结果事关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责无旁贷,必须恪尽职守。”李红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必须与时间展开赛跑。”在李红的带领下,她的检验团队一直坚守在一线,吃苦耐劳。她说:“在关键时刻,一个有力量的团队,不是各显其能,而是相互帮助扶持,齐头并进。这样我们才能克服眼下的难关。”科室有的同事不能出小区,多方协调还是站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有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人员紧张,一人身兼多职,他们再累也坚持,因为他们知道,缺一个人,其他人可能就会累倒,他们不想,也不愿意。
一身隔离衣,一个防护面屏,一个N95口罩,一双鞋套,这便是他们冲锋上阵的整套“战衣”。不透气的隔离衣加上密闭的实验室环境 ,身上的衣服经常很快就湿透了,防护面屏也会慢慢泛起雾气 ,雾气凝结成水滴打到眼睛上,最严重的时候显示屏上的字都不能看清。N95口罩长时间压在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他们更知道,从穿戴上防护用品那一刻,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甚至是不能吃饭,不能休息,一直坚持到有人接班。
团队配合,家人的鼓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疫情特殊时期,因为班车时间的调整,班次和检验科的排班有冲突,为了让李红更好地工作,科里朱怀磊,张骥,张泽,武天昊四位小伙子,主动承担了全部的夜班:“爷们儿,就应该更有担当!”核酸抗体检测是一个新的项目,在核酸抗体标本量剧增的情况下,检验科女同志们也“巾帼不让须眉”,勇担核酸抗体标本检测,为了让患者能够快速拿到准确结果,检验科女同志们轮班检测,24小时不休。“主任,您歇会儿,吃药了吗?要不一会儿又该难受了!”“你别上了,你太累!该换我了!”“我没事,我还年轻,你赶紧休息会吧!”这样的关切话语,在这个团队里不绝于耳,让人感动,让人温暖。
其实,英勇善战的“战士”李红也是有软肋的,那就是李红的家人。每当她短暂休息时,就立马打电话询问家人的情况。90多岁的父母告诉她,“我们都好,你自己注意休息,岁数也不小了,多注意点啊,好让我们放心……”;身患癌症独自在家的婆婆,也很支持她的工作,让她放心,自己一切都好;身为妻子的她,也很担心自己的爱人,因为她的爱人身为人民警察,同样奋斗在前线,俩人每天通过电话互相勉励;作为一名母亲,她总是担心封闭在高风险小区女儿一家的安全,家中物资是否充足?有没有饭吃?总要叮嘱好多才放心……每次联系完家人,她的眼角总是含着泪,但是最柔软的地方也是她最坚强的壁垒,电话那头一声声的鼓励和支持,那一句句的关怀和加油都支持着她努力前进。“每次给家里联系完都能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和信心,他们还教我怎么戴口罩呢!哈哈……”
这就是李红和她所带领的团队。面对新冠疫情,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畏劳苦,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们用实际行动吹响了疫情防控战中的检验集结号!他们坚信:疫情必将驱散,春天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