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妇产医院高新院区“拼命三郎”杜慧:“我愿意坚持到最后一个走!”

时间:2021-01-26 点击数:5274 次 作者:外宣1

  “我是第一个来的,我愿意坚持到最后一个离去!”说这句话的是杜慧,作为我院高新院区东产一科二病区负责人,从1月15日至今,她和她的团队对来自新冠肺炎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开展救治工作11天了。

  “我们没想到受影响的孕产妇会这么多,我们也没想到疫情会这么重。”最初的三天三夜,杜慧和她的团队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吃饭时间,甚至没有喝水时间,孕产妇来了一个又一个,手术一台连着一台。

  “可以不喝水,可以不吃饭,可以不休息,但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位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杜慧,一位有着22年从医经历,15年党龄,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拼!病人来了一个又一个,手术一台接着一台


  1月24日中午12点50分许,高新院区手术室的大门缓缓打开,穿着厚厚隔离服的杜慧和她的团队陆续从里面走了出来。此时,透着防护镜不难看出,汗水已经打湿了她们的脸颊,眼睛也布满了血丝,由于长时间不能喝水的缘故,说气话来声音也有些沙哑。

  “正常情况下,一台剖宫产手术从准备到完成需要30—40分钟,如果穿着隔离服就需要50—60分钟。”脱下隔离服,杜慧长长出了一口气,她的后背已被汗水湿透。“穿上防护服、隔离服、手术衣,戴上三层手套,再加上两层口罩,一个面屏,别说做手术了,即便是长时间行走也是很费劲儿。”这天是杜慧和她团队当天做的第二台手术,一般情况下,穿着隔离服,做三台手术是上限。

  出诊、查房、手术、培训、演练、检查、会诊、开会……1月26日,是杜慧在高新院区工作的第11天,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的各项诊治工作都在紧张有序中开展和进行。不过,回想在高新院区工作的前三天,杜慧仍感到有些吃惊,“没想到孕产妇会这么多,没想到疫情会这么重,”杜慧说,1月15日下午三点正式接诊至次日早上8点,病区已经爆满,“我们只有5名医生,有负责出诊的、有负责分娩的、有负责手术的,忙得不可开交”,杜慧说,她们的团队中刘春苗、冯静茹两位医生,从上午9点到晚上6点半,6台手术连着做,其工作量和身体承受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由于隔离服的缘故,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天下来不知道湿了多少遍,往往是湿了干,干了湿,现在我们基本都已经习惯了”杜慧说。

快!不到三个小时,腾好病房,接诊孕产妇


  杜慧是1月15日中午12点半接到任务的,当时的她刚刚结束了上午的门诊,当她送走最后一名孕妈,准备去食堂吃饭时,突然接到医院派下来的紧急任务——赶赴我院高新院区,对新冠肺炎中高风险地区孕产妇开展救治工作。“接到任务后,我没去食堂吃饭,甚至没来得及去办公室收拾收拾东西,直接去了高新院区。”作为一名有着近16年党龄的老党员,杜慧在接到任务的一刹那,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慌张。

  “我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防控期间正是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坚守防疫第一线,拼尽全力不计生死与报酬,真正体现出党员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这正是杜慧从内心深处,也是职业本能发出的呐喊:“此前,我已做好了随时奔赴一线的准备。”自新冠疫情发生后,杜慧始终关注着疫情的变化,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签字。

  无论是新冠病毒,还是高新院区,对杜慧来说都是陌生的,甚至包括临时组建仅仅有5名医生的团队。腾空病房、建章立制、优化流程、职责分工、防护事项……对杜慧和她的个人团队来说,当时的她们可谓身兼数职,医生、感控员、管理员,甚至搬运工,“当时防护物资、相关流程制度,甚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更为关键的是,要照顾好每一位孕产妇,我们必须保证每一名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就这样,杜慧和她的团队在摸索中前行,在督导检查中完善,在优化中提升。

  “我们从接到任务,到腾空病房,到接诊孕产妇,整个过程不到三个小时。”杜慧骄傲地说,这个奇迹,归功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归功于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归功于团队间的团结奉献,“我特别想说声谢谢,真的,没有大家的团结配合,这个奇迹不可能创造出来!”

盼!疫情早日结束,每一名宝宝健康,我愿最后一个离去


  “现在,无论是个人防护,还是手术注意事项,甚至各项制度流程,我们都熟悉掌握了,制度也都十分完善了。所以,我个人想坚持再坚持,直至坚持到最后。”杜慧,在这位有着22年从医经历,这位在同事眼里有“拼命三郎”美誉的产科专家眼里,“如果换人,还需要培训,还需要熟悉,还需要好多工作要做,鉴于此,我希望我做最后离去的那个人”。

  您目前的工作状态,您家人知道吗?面对这一问题,杜慧低头,半晌无语,最后眼圈红红地说“孩子都挺支持我的,对于父母我没敢告诉他们,我怕他们担心,我的公公去年脑血栓,婆婆糖尿病,两位老人都需要照顾,我欠老人的太多太多了”。

  “没有苦,不觉得累,看着一个又一个宝宝顺利出生,是最开心的事儿!”再过半个月,杜慧将迎来46岁生日,她说,她和她的团队最大的希望有三个,希望肆虐的疫情能早日结束,希望每一名宝宝能顺利出生,希望每一名宝妈平安无事,这三个希望也恰恰是全体妇产医院人的最大希望和努力。


致敬!

杜慧和她的团队!

疫情面前

她们没有一点点的犹豫

用最纯真的行动选择了坚守

夜以继日的奋战践行了初心和使命

她们用实际行动

诠释着医务工作者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