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鲁永鲜教授亲临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指导,助力守护女性盆底健康!

时间:2020-10-14 点击数:4413 次 作者:外宣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继肿瘤、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之后,世界上第五大威胁女性健康的慢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妇女,可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此类疾病非致命性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对盆底疾病愈加重视。在中国,盆底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递增趋势,发病率高达45%。

  为满足广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邀请知名专家鲁永鲜教授来到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妇二科,进行包括盆底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以及根据不同的缺陷给予不同的个体治疗等指导,规范盆底疾病的诊治。
  鲁永鲜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盆底学组委员、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GA)委员、美国盆腔医学和重建手术杂志(FPMRS) 编委、国际妇科泌尿杂志(IUJ)通讯编委。擅长妇科泌尿盆底、妇科肿瘤及妇科微创手术,主要疾病为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既膀胱直肠膨出等的诊治。
  此次交流指导促进了石家庄市妇产医院盆底疾病综合治疗和康复水平的提升,助推了学科发展,造福更多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

科普时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定义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薄弱、损伤及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盆腔脏器移位并引起各种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患病妇女可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
  2.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①妊娠。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 
  ②阴道分娩损伤。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改变, 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及阴部神经的机械性损伤;
  ③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④长期腹压增加。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保持高腹压状态,盆底肌也会一直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受压状态会让盆底肌慢慢受到损伤,日积月累就可能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3.临床症状
  器官脱垂
  ①子宫脱垂: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阴道内肿物脱出及脱出物溃疡、出血伴腰酸、下坠等感觉。
  ②阴道前壁脱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若合并膀胱膨出时,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
  ③阴道后壁脱垂: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以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导致的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性功能障碍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往往影响正常的性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
  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导致的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性功能障碍
  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往往影响正常的性功能。
  4.康复治疗
  ①盆底肌肉训练:又称为 Kegel 运动。盆底肌肉训练可通过有意识的自主收缩阴道、尿道口及肛门周围肌肉,锻炼加强肛提肌肌肉力量和紧张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控尿能力及盆底器官脱垂程度。
  ②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目前常用的是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通过仿生物电刺激联合Ⅰ/Ⅱ类肌生物反馈训练,用以唤醒受损的神经、肌纤维,被动刺激盆底肌肉收缩。
  ③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控制体质量,防治便秘,及时治疗慢性疾病等。
  ④其他:包括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体外磁波刺激等。